食物過敏
一個越來越顯著的公衛問題
雖然在數字比例上可能有些微差異,但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調查指出,食物過敏的發生率在世界各地都有逐年增加的趨勢,在小於18歲的兒童與青少年族群尤為明顯。
台灣
衛福部食藥署於2024年公布了一份「台灣食物過敏調查」結果,調查中指出,台灣食物過敏比例逐年增加,已對民眾的生活產生巨大影響。和2006年相比,台灣4到18歲的族群中,食物過敏的比例從7.7%增加至10.4%,而19歲以上的成年族群則從6.4%增加至12.5%。不論兒童或成人,最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皆為帶殼海鮮,其次是花生、雞蛋、牛奶等。
歐美
根據美國食物過敏研究與教育機構(Food Allergy Research & Education, FARE)在2018年的統計資料,全美約有3千2百萬人-約為總人口的11%-有食物過敏的困擾;每13名兒童之中,就有1名曾經發生過過敏性休克;平均10秒鐘就有一名美國人因食物過敏被送進醫院的急診室。而2010年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(US.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, FDA)執行的食品安全調查估計,全美成人自我評估食物過敏患病率為13%,而被醫生確診的成人食物過敏患病率為6.5%。許多歐洲國家在介於2000到2020年間的研究指出食物過敏在歐洲約有2-10%不等的盛行率。
亞洲
在亞洲,雖然相關的統計研究不如歐美那麼多,但根據中國、日本、南韓、新加坡等地近十幾年的研究指出,亞洲人口的食物過敏盛行率約落在總人口數5-7%不等。
雖然醫界對於食物過敏嚴重的程度尚未有定論,但全球的食物過敏患者數量在逐年增加,卻是不爭的事實。英國的皇家內科醫師學會(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)甚至形容近年過敏症增加的速度宛如一場流行病,食物過敏因此也成為一個越來越顯著的全球公衛問題。
